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建设 > 生物组 > 学科活动

生物必修1模块的开设与管理实验报告

出处: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02-24 00:00:00   您是第0位浏览者

生物必修1模块的开设与管理实验报告

高一生物组 郭和平

《分子与细胞》是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第一个必修模块。是学习其他模块的基础。本学期我们高一年级进行了生物必修1内容的学习和研究。

一、模块内容(2学分)

第1章《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二、酶的特性

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细胞的增殖

第2节:细胞的分化

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第4节:细胞的癌变

二、课程开设

按照学校教务室计划安排,截止2011年11月止,已开设17课时,实际开设37课时。本册总学时36课时。

第1章《走近细胞》3课时 ,实际开设5课时。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5课时,实际开设15课时。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5课时,实际开设9课时。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4课时,实际开设8课时。

三、课时分配

第1章《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2课时(授课1课时+1课时练习)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3课时(授课2课时+1课时练习)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3课时(授课2课时+1课时练习)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3课时(授课2课时+1课时练习)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4课时(授课3课时+1课时练习)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3课时(授课2课时+1课时练习)

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2课时(授课1课时+1课时练习)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2课时(授课1课时+1课时练习)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4课时(授课2课时+2课时练习)

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3课时(授课2课时+1课时练习)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4课时(授课3课时+1课时练习)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2课时(授课1课时+1课时练习)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2课时(授课1课时+1课时练习)四、教学管理

教学工作在学校教务室的统一安排和领导下,我们本学期开展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每周四下午第四节为活动学习、总结、教研的时间。我们高一生物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是每周五下午。每一次集体备课都有主讲人,分析教材,确定重难点,负责编写学案。备课组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练习的内容,统一实验,统一单元测试。平时加强听评课,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本学期各章节负责人安排如下:

第1章《走近细胞》 郭和平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郭和平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秦丽君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阙练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阙练

五、模块评价

教学工作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教师要认真组织备课,充分理解教材,了解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课堂上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做好课堂反馈,注重落实。利用自习时间加强辅导,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做好总结。每一章节结束进行单元测试,对知识点进行强化和反馈。利用学校月考进行不同章节之间知识的融合,每一个模块学习结束后进行终结考核,综合平时的测评成绩进行学分认定。

六、实践活动

本模块有实验9个,探究4个,模型建构1个,课外制作1个。目前已完成6个实验,1个探究,模型建构1个,课外制作1个。本模块的实验、探究活动远多于其他模块,并可以为学习其他模块如《生物技术实践》中的实验和探究打下基础,我们克服种种困难,按质按量完成了所涉及的所有实验,大大提高了同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 相关新闻
banner
  1.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 | 网站声明 | 隐私声明 | 网站管理登录 | 旧版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