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建设 > 生物组 > 学科活动

中学劳动技术研究型课程的探索和体会

出处: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2-03-06 00:00:00   您是第0位浏览者

  高中阶段特设的劳动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列为生物学专业的特设课程《食用菌栽培》是优化学生生物学知识结构、增强实践动手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举措。怎样才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不致使特色课的设置流于形式。我们生物组就《食用菌栽培》与研究性学习联系起来作了一定的探索。现根据课程实施情况,谈谈我们的一些作法。
1、实施过程
1·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目前,中学劳技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沿用旧的教学方法(“一言堂”、“满堂灌”)还很普遍。学生守着教室,守着书本,成为装知识的机器,教师始终主宰学生的一切,势必挫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由于不深入实际,学生缺乏应有的体验。事实上,体验才是真正的学习、深刻的学习。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成为知识的接受者和探索者。随着我校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我们开始着手思考怎样将劳技课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期望通过这一尝试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团结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改变教师满堂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让学生借助社会、生活、实践、信息、网络成为学习的主体。
1·2认真选题,探究可行我们开设的《食用菌栽培》,从实践层面上讲,金针菇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在市场上颇受欢迎,在栽培实践过程中也较易成功,而且各种食用菌栽培技术大同小异。在这种条件下,选择《金针菇栽培》这一主题,然而在布置学生进行调查、访问、查阅等前期工作,自拟子课题,由于研究型课程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自主性,在选择子课题上教师要做一定的指导工作,师生可共同研究,推敲子课题的可行性。我们最终设计了这样一些子课题,如《温度与金针菇栽培的关系》、《栽培与防菌》、《金针菇需要哪些营养》等。
1·3悉心指导,严格管理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这是对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并不是教师可以袖手旁观、放任自流,而是要以平等的姿态、民主的作风和学生共同构建课题内容,指导方法,在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和共同研究中实现目标。在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为学生课题研究的服务上,提供一些资料。例:食用菌栽培基地的地址,制种设备,灭菌器材、药品,收集信息的途径等。一些具体的工作则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2、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2·1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前期准备工作时从图书室借阅了有关《食用菌栽培》、《如何使金针菇高产》等书,从理论上了解了金针菇的一些栽培知识。再通过操作来实践这些知识,从而掌握了一些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如配料、灭菌、接种、出菇管理、采收等。学生通过对是农业局的调查访问,了解了本市食用菌的栽培情况包括各种食用菌的品质、特征;还通过对农贸市场做市场调查了解食用菌各方面的信息;通过参观食用菌基地了解食用菌的栽培方法等。
2·2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研究型课程的开展,满足了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景中主动探索研究,获得亲身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要。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也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锻炼了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学生为了解食用菌栽培情况,要联系和采访有关人员。这就要求他们克服胆怯的心理,敢于交往交流。而在与外界交往中却并非一帆风顺,时常碰到他们预想不到的情况。就要求他们想出临时应对措施解决问题。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有不少同学感慨到:“这是我第一次走向社会,开始胆子小,讲话就脸红,次数多了,也就自在了,真的锻炼了自己。”
(2)培养学生收集、加工信息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不仅要走访一些部门,还通过上图书室、上网查阅有关资料。这样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学生获得各种信息的同时,还要对信息进行进行整理和归纳并恰当的利用信息。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收集、加工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学习过程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学生在参与研究活动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就要求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首先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收集分析资料、调查研究最后得出结论。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不怕困难,能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完成研究课题,就必须亲自实践。如:亲手查阅有关文献,摘抄有关资料;亲自问卷调查,写出调查报告;亲临现场采访,作好访问记录;亲手操作试验,记录试验结果等等。反正一切要靠自己亲自去干。而亲自干,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在明确各阶段任务后,要求学生人人动手动脑。有的走访调查,有的查阅相关资料。既分工又合作,相互交流、资源共享。比如设计问卷调查表,大家共同商量,群策群力,共同拟订,然后打印、分发、收回,共同整理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2·3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在活动中,学生要认真、踏实的研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对碰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而不是想当然。如:在金针菇出菇过程中,出现出菇率低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因素很多,如室温过高、光线问题、湿度不够、通风状况差等多方面因素。学生通过分析,一一排除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因素,找出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因素。然后加以验证得出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在研究中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2·4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进一步了解了自然科学、劳动技术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和价值,逐步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形成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尽管中学劳动技术研究型课的开展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于不断改进和加强,但从实施过程及成果来看,它充分展示了其生命力。它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带来了巨大变革,对学生各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推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将继续探索下去。

                                                                                                                    聂方美    

  • 相关新闻
banner
  1.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 | 网站声明 | 隐私声明 | 网站管理登录 | 旧版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