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名师工作室 > 理论探索

语文教材中的人本教学

出处: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01-06 07:37:30   您是第0位浏览者

 

 

 

湖北省宜都市第一中学   杨邦俊

 

 

【摘要现代语文教学,主要是课堂环境下的语文教材教学。在人本教育的视野里,教材仍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好课文仍是人本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但人本教学的方法与一般的语文教学方式又有较大的区别。首先,教师需要站在人的终身发展的高度来确定课堂教学的立意,教学活动应以培养人、发展人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其次,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尊重人的学习规律,运用人本学习的理论,采用语文学习固有的方式来进行,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和育人的效果。 本文介绍运用人本教学方法进行语文教材教学的一些基本课型及其案例。

【关键词】人本教学;教材;课型;案例

【作者简介】杨邦俊,男,1963年1月出生;中学高级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人本教育研究。

 

 

一、语感式讽读课型

语感式讽读教学是依据人本教育的讽读语感学习理论,设计的一种课型。这种课型通过引导学生抑扬顿挫地讽诵、吟咏章句诗韵,因声求气,由表及里,由实而虚,感受诗文的旨趣,借助语感来阅读诗词文章。这种方法非常适用文学作品的教学,特别是诗歌教学。

(一)要义

1.讽读达气。通过讽读声诵,从音节的抑扬顿挫中体会文章的辞气——因声而求气。这里的“声”是文辞的音节美,这里“气”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气势——作者在表达情感时所形成的语气的抑扬顿挫。讽读语感,就是要通过有声的吟咏,把握诗文的声韵,进入作品的艺术氛围之中,感获声韵流动的气势。

2.诵读入情。通过对文章辞气的诵读演吟,激起与作者类似的情感反映,进而进入作者的心灵世界,与作者的思想合而为一,真切地感受作者丰富的情感。大凡文章,都是有感而发,言辞的音节、短长,声音的高低、疾徐,情的沉郁、奔放,自然而然地在心之统摄下融合为一体。讽读诗文,反向而为,倚气入情,也就能够潜入作者洞开的心境。

3.声读绎义。通过反复的讽读声诵,随声起情,潜情入意,以情演义。从语言声形、情意相互依存的特点看,诗文是一种情志与意旨的组合结构。形义相生、声情相随,情意相映。析义需以形带,体情当以意先,入乎情则尽其义,顺乎志则从其旨,通过声读能够绎义。

(二)用法指要

读声韵——读节奏——读辞气。

(三)教学例说

2007年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科书,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收录了李白的《将进酒》作课文,教学中,我们采用讽读语感的方式,通过以下“三读”来进行。

1.读声韵  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猜读诗句的语气、语调,反复试验,初步感受诗歌的音韵。然后,学生公开吟诵,集体交流,全班讨论读法,共同探究诗歌的内在旋律。最后,教师给学生简介一些乐府诗的知识和古代讽诵的方法,并通过示范引领,让学生正确地吟诵全诗。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明白《将进酒》属乐府“鼓吹曲辞·汉铙歌”旧题,原为朝会进酒的劝酒歌,多用于庆三朝,备繁礼,荐嘉肴等。李白的这首《将进酒》依照古例,共分四个乐章,先后六次换韵,声韵繁复,气势豪放。教导学生,要真正读“稳”全诗的声韵,需要把诗歌的体裁、作者的个人风格、作品的具体内容联系起来,获得一种通透的理解。

2.读节奏 引导学生划分诗歌的章句结构,分析诗歌的感情基调,在此基础上读出诗歌的节奏和情感。全诗共分四个韵章,感情起伏变化,读法须有区别。首章(前四句),起兴开篇,两组排比长句,语带夸张,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感叹人生短促,要读得深沉。次章(五至十句)渐入正题。由“悲”转“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从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内心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人生态度,诗人不惜散尽千金,烹羊宰牛,也要为及时行乐举宴,大喝三百杯,由悲叹转向豁达,此处要读得豪迈。第三章(十一至二十句)写劝酒,“岑夫了,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几个短句的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写来颇似席上声口,加上还要“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情感趋于高潮,要读得狂放。末章(后八句)歌中之歌,名为劝酒,实为抒发满纸的寂寞不平之气,诗人谈古论今,用古人的酒,浇自己的块垒。情犹未已,诗已告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这“白云从空,随风变灭”的结尾,显见诗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要读得愤激。纵观全诗,感情的发展大起大落,经过两次转折,四个阶段,节奏起伏变化,一唱三叹,由“深沉”到“激越”,再到“奔放”,最后以‘顿挫”结篇。全篇饱含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坚定信念。让学生在反复的讽诵中体会诗歌的这种节奏和气韵,真正读懂李白的诗。

3.读辞气。要真正读出诗歌的情感气势,还要把握全诗的语言风格、构思特点、句式特点。教师应做相应的讲解。《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古烁今的气势与力量。诗人善用夸张,屡用巨额数目字,诸如“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具有豪迈的诗情。从结构上看全篇纵横捭阖,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之妙,既非镵刻能学,又非率尔可至。诗歌句式的选择,也富有变化。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兼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在教师讲解示范后,安排讽诵能力强的同学试读,然后师生齐读,学生自由读,读出诗中复杂的情愫。

中国传统教育非常重视讽诵教学,多依据汉语文象形表意、婉曲讽喻、音形义相生相趣的特点,采用读、诵、吟、咏、唱等汉语文特有的语感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耳濡目染,获得鲜活生动的传统文化教育。语文人本教学正是继承了中国古代教育的这一优秀传统。

二、互动性阅读课型

互动性阅读教学是依据人本教育的阅读互动理论创建的一种课型。教学形式表现为,在开放的状态下,阅读主体(阅读者)带着自身固有的文化成分走进文本,与阅读客体(读物)所负载的文化成分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兼容、互相修正、互动发展的阅读机制,从而引发相应的阅读活动、实现阅读过程的教学形式。这种课型非常适合文化文本的阅读教学。

(一)要义

1.创造互动阅读的机制。互动性阅读不能凭空发生,只有在适宜的阅读环境中才能展开,需要形成主客互动的机制。构成要素包括教师、学生、问题情境等,并且需要借助特定的时机才能引动。

2.创造互动阅读的成果。互动性阅读的成果是文化的创造和生命的发展,阅读过程会带来主客双方的变化。一是阅读主体通过阅读活动,接受人类文化的营养,再造自我,发展自我。二是阅读主体在接爱人类文化滋养的同时,对人类文化又自觉地进行了自己的加工和创造,将其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在发展自我的同时也发展了人类文化。教师要善于利用互动性阅读的成果,来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和人类的文化发展。

(二)用法指要

读认——读审——读创。

(三)教学例说

清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反映了中华文化基本的价值取向,几千年来,作为一条品评人物的标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士人,作为一种调适人物心理的杠杆,帮助无数落魄之士,在精神上找到平衡。到了现代社会,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人们对物质的欲望不断膨胀,真正的清高之人已很难找到,也就很少有人能懂得它的真义,清高的概念正在从主流的文化传媒中淡出,这种文化缺失,直接导致现代人的人格猥琐和精神贫乏。200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收录金开诚先生的文化散文《漫话清高》,学习这篇课文,对于帮助学生了解有关“清高”的文化传统,教导学生从卑污的物欲中解脱出来,重塑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读这类课文,我们不是从一般阅读教学的目标出发,来设计教学过程,而是从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准确地把握传统文化内涵,从文化教育的高度来立意,采用互动性阅读的方式来教学。

首先,我们从“漫话”的意义讲起,以“清高”作话题,设设了一个“自由论坛”的情景,让学生自由讨论,“漫话”清高。这一活动主要是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为后续的互动阅读作准备。接下来,我们带着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文化,读认清高,读审清高,把原作者的意思弄懂。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讨论,评判自己以前对清高的解读是否准确。把学生引入积极的思考状态,不断反思和内省,获得文化熏陶。最后,给学生推荐《史记·伯夷列传》,请学生课外仔细阅读,搜集资料,考证清高这个概念的渊源,写一篇《再话清高》的文章,对学生提出了拓展性阅读的要求,意在引导学生联系现实来思考、践行传统文化,对清高获得富有时代特征的全新理解,是所谓的读创环节。 学完这篇课文,学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传统文化教育,受益终生。

三、观照型阅读课型

观照,原为佛教用语,意思是静观世界以智慧而照见事理。人本教育把这种方法借用来进行阅读教学,创设一种观照型阅读教学课型。这种课型适用于文学作品的鉴赏,具有多方面的教学用途。

(一)要义

1.观。就是看,看诗文中写了哪些内容,把内容要点提出来,分清哪些是主体事物,哪些是背景物。

2.照。就是把看到的主体事物放到特定背景下来分析、比较,洞察其中的意义。这里的背景包括自然背景、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

(二)用法指要

观文——照义——明情。

(三)教学例说

《说“木叶”》( 2007年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科书,必修五),是一篇介绍文学鉴赏理论的优美散文。教学伊始,我们向学生出示了一幅晨霜背景下枯落树叶的照片,启发学生发挥想象,思考自己看到了什么。有的学生只注意到画面的主体,说看到了一片树叶,有的学生联系画面背景回答自己看见了一片带霜的黄叶。唯有一个学生说他看到了秋天。借此,我们展开讨论,最终明确,我们观察事物不但要看主体,还有看背景,只有联系主体事物广阔的背景,才能看清事物深刻的内涵和本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学会观照。借此给学生讲授什么是观照,然后引导学生用观照法阅读课文前两段。观文,找出引用的诗句;分类比照,探究其中规律。得出四点结论:(1)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2)古诗中常用“树“,但很少用“树叶”,遇“树叶” 时大都简作“叶”;(3)通过“木叶”写出流传千古的名句;(4)省去“落叶”之“叶”和“木叶”之“叶”,也要保留“落木”。进而,结合课文里的介绍,深入研讨古人这样做的原因。最后明白:树叶是个普泛化的概念,表达的意义比较模糊,特征性不突出,缺乏暗示性;木叶是个特定性的概念,意义比较明确,内涵丰富,特征突出,具有暗示性。由于文学作品具有暗示性,因此,我们的阅读鉴赏必须联系作品的背景来观照,才能认清文本的深刻内涵,洞悉事物的本质。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不但掌握了一种文学鉴赏的有效方法,而且获得了观察事物,洞悉事物本质的人生智慧,终身受用不尽。

四、参悟式阅读课型

参悟式阅读教学是人本教育的一种创新课型。这种教法把文本中反映的生活情境,作品广阔的社会背景,在课堂环境中“复现”出来,让学生设身其中参悟省验,会文悟道,形成智慧。本课型适用于有生活情境的文本的阅读教学,能够收到一般课堂教学不能收到的效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要义

1.以参为验。参,就是加入,验就是验证。参悟式阅读,要求学生把自己变成一个现实的参加者,“加入”到文本中的生活情境中,在类似亲身的经验中完成自己对文本内涵的思考、判断。不进入文本,没有设身处地的思考感悟,就没有参验。

2.言会众端。参悟式阅读需要进入文本的生活情境之中,“揆之以地,谋之以天,验之以物,参之以人”,综合天、地、人、物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比较、考核,判明是非真假后,发表自己的观点。

3.因验而悟。参悟式阅读从本质上讲是阅读者在经验中觉悟,经中而验,验中得悟,一定要依靠主体自身实践才能完成,别人不能替代。

(二)用法指要

还原生活——参入证验——领悟体会。

(三)教学例说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2007年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科书,必修一)是梁实秋回忆他在清华大学学习时的老师梁启超的一篇散文。文章联系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描写人物的活动,生动地记叙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演讲的情景。文中画面虽多为剪影,但栩栩如生,是梁启超人格精神、品德学养、才艺天赋的综合体现,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学生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影响作用。教学中,我们着眼于为学生树立一位效法终身的师表,采用参悟法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首先通过对课文前半部分的品读,让学生对梁启超先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先生是戊戌变法的主角,云南起义的策划者,青年景仰的学者。然后适当引入一些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梁先生一生以天下为己任,以救国为行为准则,以民族共患难。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是一代任臣,学界领袖,国学大师,人生楷模。这样的人在清华园为学生做演讲,会讲什么,怎样讲。然后,让学生设想当时演讲的情境,走进原作的背景中来讨论演讲的内容。在参悟省验中明白:《箜篌引》讲白发狂夫投河自尽,波涛在前,命运已定,前进就是死亡,老人却依然蹈死而不顾,命中注定要做无望之极的抗争, 这种执著,缘自强大到疯狂的人格力量,所以《箜篌引》的主题是疯狂与死亡。梁启超先生为什么要以此作为他演讲的开头呢?原来白发狂夫的境况与梁启超非常相似,先生意志坚毅,在明知变法不可为的情况下仍执意为之,颇有蹈死不顾的气概, 即使经受了维新变法失败的惨痛打击,仍不退缩, 坚持斗争,策划云南起义等重大活动。他用《箜篌引》作演讲的开头,是对自己行为的一种解说,所以情感十分投入。讲《桃花扇》时,梁启超先生为什么又手舞足蹈,时而掩面狂笑,时而太息,痛哭流涕呢?原来胜如花,是明代末臣左良玉哭崇祯皇帝一段唱词。崇祯是一位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在位十七年,只可惜当时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江山易人,他只得选择自杀。与光绪皇帝遭遇非常相似。梁启超表面上是在讲左良玉哭崇祯皇帝,实际上是自己在哭光绪皇帝,哭多灾多难的中国。讲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会儿涕泗交流,一会儿张口大笑,又何尝不是如此。

有了这种深入情境的参悟理解,学生对先贤会获得一种直观形象、深入透彻的理解,学生会从这位师表身上,看到正义的力量,感受崇高的人格,吸取做人的智慧。这才是人本教学所追寻的境界。

五、探究性阅读课型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以人本教育的探究学习理论为基础创设的一种阅读教学课型。这种课型以“问题——探究”为特征,通过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探究激情和生发具体的阅读探究目标,引出具体的探究活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得知识,习得技能,得到教育。探究性阅读是一种综合性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多方面的教学效益。

(一)要义

1.挑选文本。用于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文本,应该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历史渊源,最好前人已经形成了多样的研究成果,甚至引发过争议,具有宽广的阅读探究纵深。教学预设中,应精心选择文本,深入开发文本内涵,给学生留足阅读探究的空间。

2.配置资源。探究性阅读教学,从本质上讲,就是为学生提供相关阅读探究的资料,供学生自己查阅引用,用以对发现的问题、形成的假设进行证真和证伪的学习形式,因此需要配备相应的课程资源。例如,互联网,图书馆、报刊阅览室等。

3.开放学程。探究性阅读是一种开放性学习,学习任务不可能短时期在课堂环境中完成,一般需要在课堂上发动,在课外探究,最后探究的成果还要回到课堂上交流,教学中应该开放学习空间和学习形式,促进各种学习资源发挥综合效益,促进学习成果之间的补充、修正和完善。

(二)用法指要

提出问题——形成假设——搜集证据——表达解释——修订完善。

三、教学例说

苏轼是古代士人的一个典型代表,他天赋极佳,学识广博,科场得意,诗词文赋、金石书画样样精通,堪称一代通儒,但在政治上又屡遭不幸,屡受贬谪。面对这种曲折的人生,苏轼一生都在积极探索思考。他身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即使在人生最失意的时候,也不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现实的残酷,人生的困厄,又让他能够从道家文化中找到超然世外、忘情物我,远离世俗纷争的精神力量。在这些人生的历练中,他的心灵逐步变得空明淡定,趋向禅境,终能以明镜止水般的心,观察人世的诸法实相,妙契自然。《赤壁赋》(2007年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科书,必修四)正是作者这些复杂思想的反映。教学中,引导学生疏通课文以后,我们提出这样一个探究的问题:文中的“美人”、“主人”、“客人”分别有哪些意指?并为学生提供阅读探究的路径,希望学生在参照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理解。学生接到任务以后,进行了广泛的资料搜集和考证。然后,我们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经过讨论,最终形成大致相同的意见:文中美人暗喻作者追求的政治理想;主、客二人则是“理想中我”和“现实中我”在文中的化生。作者在这个贬所,远望美人,暗示在人生的困境中并没有放弃一贯的政治抱负,仍在坚守一份济世救民的本心。从客人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人物对现实困境的某些哀怨。深入推究不难发现,其实,这里作者也是在借客人之身来写自我,表现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文中的主人,则更像是理想中的“我”,这个“我”忘却尘世的烦恼,独享大自然的清风明月,兼有道家的超脱和释家的空灵。

这种教学,让学生在阅读探究中,接受儒道释三家文化的熏陶,是一种真正的人的教育。

 

  • 相关新闻
banner
  1.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 | 网站声明 | 隐私声明 | 网站管理登录 | 旧版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