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推荐 > 推荐新闻

心有所往,筑梦未来

出处: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8-02-15 23:55:50   您是第0位浏览者

20170901我校隆重举行开学典礼12(校长徐振祥致辞).jpg

——宜都一中砥砺奋进的五年

2018年将是我校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将迎来建校80周年校庆,南区建设主体工程的竣工会为80周年庆献上厚礼,秋季学期起,与全省兄弟学校一并进入高考综合改革,我们将开拓创新,奋力拼搏,用最优异的成绩为宜都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愿全校师生携起手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完成今年既定目标,为把宜都一中早日建成省内一流高中而共同奋斗!

 

走进宜都一中这所创建于1938年抗战烽火中的现代名校,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它浓厚的文化底蕴,更让人钦佩的是它永不服输的气概和敢于创新的精神。2012年10月学校党委换届,为实现学校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校党委书记、校长徐振祥带领管理团队,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把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省内有影响的品牌学校的目标,确立“文化立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弘校”的治校方略。全体宜都一中人更是撸起袖子,锐意进取,不断书写着三楚名校的传奇。5年来的砥砺前行,克难奋进,以骄人的成绩为党的十九大、为建校80华诞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延绵绵文脉,筑文化立校之基

清江澄素练,曲水急湍流,宜都自古山川秀美,文运昌盛,孕育一代又一代鸿儒巨匠。晚清国学大师杨守敬曾屹立于两江之滨,清代文学家、明清著名清言小品《围炉夜话》的作者王永彬曾于此著书授学。宜都一中延续绵绵文脉,挖掘、提炼杨守敬文化资源,把杨守敬先生终身追求的学术人生境界“品高学富”作为校训,并结合其生平事迹以及取得的成就,提出“心存报国、志在圣贤、学必至善、行为士先”的德育理念,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情怀和脚踏实地的躬耕风范。

近以来,校园文化建设不断走向深入,逐渐形成传统文化、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和活动文化四大体系。参观校史陈列室和荣誉室是新生入校后汲取学校传统滋养的第一课;品高学富的守敬精神是莘莘学子高中生活所践行的目标;开展教室文化、寝室文化评比,布置学校文化长廊,每两年评选一次书香校园先进集体和个人,让校园每一寸肌肤都生发力量,每一处环境都凝练精神;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将傅士金老师编写的《杨守敬文化读本》《围炉夜话箴言百则》作为传播文化、净化心灵的一大阵地;开展德育活动,通过主题活动打造守敬文化“传承•励志•践行”为特色的德育品牌。

5年以来,学校在文化建设上延续传统,不断创新,形成特色。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宜昌市美丽校园、宜都市守敬文化德育品牌学校,3名班主任被评为湖北省班级文化建设一等奖。全校学生汲取校园文化滋养,养成了“厚德求进,格物求真”的校风和“勤学笃实,慎思创新”的学风。浓浓书香校园文化底蕴变得愈发厚重深沉,大幅提升了办学软实力。

 

踏雄关漫道,立质量强校之志

2006年高考,宜都一中如一匹潜伏已久的黑马,从两江之滨奋蹄而出,4人录取清华北大,2010年高考进入巅峰,宜昌市文理双状元花落我校,上重点大学人数突破300人,办学实力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辉煌的成绩掩盖不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和危机。宜都人口基数只有39万人,每年参加中考的学生只有2000多人,近年来高中生源流失现象日益加剧,现在,我市各中小学校生源也大批流失,北大清华等名校招生政策的调整使得名校录取愈发艰难。面临办学窘境,如何提升办学质量,在逆境中求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此学校及时调整政策,以尝胆卧薪之心,求索质量强校之路。严厉过程管理,突出质量意识,落实教学巡查通报制度和教学预警制度,实现督导制度化与常态化。加强对新高考的研究,打造精品课堂,推行教学微改革,追求起点低、切口小、容量大、气氛活、学习积极性高的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触控一体机”运用教学的频率,更好促进师生发展、应用融合、资源共享、特色创新。不断深化课程改革,规范办学行为,学习先进的理念和模式,探索新高考下的课程设置和管理。全面分层教学,探索分层教学的有效途径,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进步。

自2006年以来,我校为清华北大输送了34名优秀学子,其中近5年有6人被清华北大录取,更为可喜的是连续3次上重点大学录取线突破400人大关,接连2次刷新校史,本科上线率高达97%,给把孩子托付一中的所有家长都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学校获得首届杨守敬教育基金突出贡献奖,徐振祥被评为十大杰出校长。秉承“办好优质高中,服务宜都人民”的办学宗旨和“学生的成长和未来高于一切”的办学理念,得到最好的诠释。

 

觅通幽曲径,走科研兴校之路

坚持科研兴校,把教育科研作为提高质量的纵深突破口,是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第三大布局。

学校历来重视教育科研,曾被授予“全国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和“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强”等荣誉称号。随着办学形势的不断变化,学校高瞻远瞩,采取措施,力争将教育科研锻造成强校之利器。

大力推动学科建设,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强化“学科总体战”和“班级总体战”,形成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助力业务成长,打磨教师团队,竭力提高师训质量,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工程,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积极跟踪名师培养对象。推进媒体运用教学研究,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满足新高考和现代化教学需要。重视课题研究,加强各类课题的管理与校本教材的开发,广泛开展微课题的研究与运用。

5年以来,学校教育科研水平不断提升,7名教师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学科教师,3名教师在省级优质课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各级优质课竞赛获奖达120多人。仅2014年就有3个省级课题结题,目前在研课题9个,20多个“校本微课题研究”顺利结题。主编参编专著、教材、教辅资料21部,开发校本教材25部,发表各级论文300多篇。获批宜昌市创新工作室1个,宜都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人。杨邦俊等老师的“人本教育”科研课题荣获教育部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被评为宜昌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宜昌市教科研实验基地学校和湖北省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宜都一中学刊》更是被评为全国优秀校刊一等奖。

 

舞智慧之翼,展特色弘校之姿

特色办学体现出学校发展的个性,它是学校实现深层次、跨越式发展重要条件。可喜的是我校在社团建设上不断摸索打磨,已然初具特色。

将以往零散、随意、应景式的学生活动整合成规范、科学、高效、成为体系的德育课程,是长期以来德育管理的发展瓶颈。2012年,学校第一次提出了“打造精品学生社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校文化品位”的工作目标,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纷纷出土。先后成立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惺吾文学社、清江书画社、守敬志愿者服务队、合唱团、学生党课班、舞蹈队、篮球队、足球队、田径队等10几个学生社团,分为文学、艺术、体育、科技四大类别。

目前,社团活动已经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清晨广播站的新闻动态播报;琴房里悠扬的琴声和动人的歌声;舞台上翩翩的舞姿和“班歌原创”的争锋;逸夫楼里严谨的理化生实验操作;通用技术教室里各种造型的模型;文学社出版的一本本精美的文学期刊;校园电视台录制的一段段生动的活动特辑;更不用说球场上的汗水、满墙的学生书画作品,校园内随处可见的“小记者”“红马夹”,一年一度的体育艺术科技节、社团活动展和社团汇报演出更是精彩纷呈。各种社团活动犹如百花齐放,以独特的魅力,引人入胜。

5年来,社团已经逐渐成为学校的名片,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指引着学生的成长。学校先后获得湖北省红旗团委、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宜昌市专利申报先进单位等称号,校园电视台被评为宜都市优秀社团。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校园到处都弥漫着艺术气息和活动激情。

 

心有所往,筑梦未来。在下一个5年里,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期待。因为,在宜都一中校园,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清新怡人的朝气。这种气息里,包含的是严谨的校风和学风,更蕴藏着宜都一中对学生未来的责任与探索!


  • 相关新闻
banner
  1.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 | 网站声明 | 隐私声明 | 网站管理登录 | 旧版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