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刊美文

【宜都一中学刊2020年第2期】一江清水向东流

出处: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0-07-14 12:37:28   您是第0位浏览者

一江清水向东流

 

一(4)班  史凤羽

 

我站在坛子岭上俯瞰三峡,三峡像一只雄狮静卧在长江之上。周遭的山都静默着,树木小心翼翼地探头张望,只有风游荡过来,他们才敢稍稍松懈,借着风声的嘈杂窸窣几句。

“轰”的一声,大坝开始泄洪,草原上的雄狮发出咆哮,那仿佛积累了几千年的愤怒,一下子从小小的泄洪口喷涌而出。我顶着这雷霆般的怒吼,逆流而上,回到了故事的源头。

三峡自古就是“臭名昭著”的险滩。“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两道的奇峰极尽险峻,湍急的河水里尽是食不餍足的漩涡和幽灵一般暗中窥伺的礁石。青年们被迫放下书本,来到长江边,系上汗巾,背上纤绳。汗顺着额头流进眼睛,他们不管,任由毒辣的太阳炙烤他们的青春,暴烈的河风撕毁他们梦想。高亢的号子里藏的是无奈和妥协。

1919年,孙中山先生听到了号子里的呐喊,他笔尖颤抖,郑重地在《建国方略》里写下,三峡要建大坝,一为通航二为发电。但当时的中华民族没有气力去发出自己的声音,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去,新的屈辱与觉醒接踵而来,中华民族在风雨飘摇里气喘吁吁。

直至新中国成立后,这幅被历史湮没的蓝图才重新被人拾起,掸去灰尘。1958年,周恩来总理和刘少奇主席相继来到三峡勘测。毛泽东主席也在330日写下“赞成修建此坝”。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参加过建设大坝的老人们都骄傲地称自己是330人。

三峡大坝是一个世纪工程,在正式修建它之前,有无数繁琐且必要的工作需要准备。移民当天,老人们伏在房子的废墟上,泪水丰盈了脸上的每一条纵横的河道,手里狠狠地攥着一把泥土,灰白的头发上沾了灰尘,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最终他们的手松开了,握紧孩子的手,一拐一拐地挪上车去。他们知道他们的放手是为了一个更光明的未来。

在最初修建三峡的时候,我们没有发电机,没有技术,没有经验,有的只是一往直前的勇气和永不放弃的韧性。一代又一代前辈,背井离乡,发奋读书,怀着满腔热血,将青春凝成汗水,揉进每一方混凝土,筑成铜墙铁壁。

三峡大坝的建立,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效益和宝贵经验,更重要的是一种三峡精神。

“七度工程”、长江三峡双线五级永久性船闸、七十千瓦发电机、垂直升船机等一个个工程奇迹的背后是一个个伏案而眠的夜晚,一遍遍不厌其烦的演算和一次次总结经验的实践。技术的独立,科技的创新。将生活变得更美好是新时代人们不竭的动力。

尊重生命,敬畏自然,是新三峡精神的核心之一。“中华鲟野放计划”、野外迁地保存、污染物防控等,尽力让水更清,天更蓝,呼吸的空气更清新。

一代代三峡的建设者在创造一个个世纪奇迹后,悄然身退,被掩埋在历史的砂砾中,但他们的声音却留在了源源不绝的长江里,每一次河水奔腾,我都听到他们闪光的灵魂在呐喊“看呐!看呐!”

“我看到了!我看到了!”我撑着栏杆回答流水。我看见了每一个工人额上的汗水,我看见了每一个中华儿女脸上的笑涡。我极目远眺,大坝像一只雄狮蓄势待发,蓬勃的太阳破开云雾,滔滔不竭的长江水一往直前地向东流去。

【点评】:

文章从三峡变化的小点切入,以时间为轴,写三峡波涛汹涌的前身,到三峡大坝建成的今世。从中国的电力事业发展窥见中国变化,角度新颖。文章融入三峡移民对国家事业的支持,和作为青年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憧憬。感情真挚、行文流畅。

(指导教师:许倩)  


  • 相关新闻
banner
  1.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 | 网站声明 | 隐私声明 | 网站管理登录 | 旧版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