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8-04-19 21:27:52 您是第0位浏览者
英语
命题人: 市教科院教研员 沈启智 肖启焜
命题思路:
定位“语言交际能力测试”
本次英语卷题型结构与2007年高考湖北卷完全一致,全卷反映出英语高考“语言交际能力测试”的定位。英语听力部分通过武汉电台播音,操作与高考一致。听力: 设计题材多样化;分布由易到难,以利于学生逐渐进入状态。完成句子:重点考查考生对于语法和句型结构的掌握与使用。完形填空:本题选材为“访问太空”,题材新颖,内涵丰富。
试卷分析:
突出英语理解和应用
点评人:洪山高中英语高级教师 周尊永
一:紧扣考纲和教材。湖北高考英语试题自去年以来有了较大的改变,多项选择部分已经转变为考查词和短语的用法,句型及固定搭配,重在实用性,其中动词词组及句型又是一重中之重,此次有些考题是源于教材,有些则需灵活运用。
二:语法考查重点突出。第二节完成句子部分,都是一些常见的句式和我们教材中很重要的语法项目。该部分除了突出重点句型外,另一个特点是十分强调动词的时态和搭配。
三:突出英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此次考题的另一个特点是非常强调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多项选择和完形部分,要求对很多词的用法进行辨析,掌握其实质性的区别。完形部分强调了对全篇的整体理解,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阅读部分求新求变,体裁多样性,非常靠近2007年湖北英语高考的模式,要求学生必须有较快的阅读速度。同时还需把握对全篇文章的整体理解。
复习建议:
对资料的“慎选善用”,
让学生回归真题
市教科院教研员 沈启智 肖启焜
最后50天:特别重申对资料的“慎选善用”,充分利用近几年尤其是2007年的湖北卷,让学生回归真题,从中体会把握今年命题仍将体现的稳定风格与可能出现的细微调整,加强训练的针对性。
反对只顾埋头做题,见题不见课、见题不见人的做法,上好每一节复习课。强调听、读、写方面的语言活动与思维活动,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为出发点,在“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方面有所突破。
政治
命题人:市教科院教研员 张祖涛
命题思想:
注重考查知识专题
试题注重对知识专题的考查。试卷依据考试大纲知识范围的规定,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学科的基础主干知识,既突出重点知识,又兼顾知识的覆盖面,Ⅰ、Ⅱ卷政治试题涉及的知识点覆盖了经济、哲学、政治三大学科所有的知识板块。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时政热点和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对国家意志和时代精神的理解。
试卷分析:紧扣社会热点
洪山高中政治特级教师 温家柏
1、紧扣社会热点。本套试题多是以现实社会热点材料设计,借此引导考生关注时政,并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在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中反映自己情感和价值观。例:第39题涉及“物价”问题、40题“北京奥运”,此外还有“创新与社会发展”、“汇率与理财”、“大部制改革”、“抗雪灾”、“改革开放”等。
2、弘扬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主要体现在第30题“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第34、35题“推已及人”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晏殊与张泌的诗意,第33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主义精神,第40题的奥运精神等。
复习建议:
划分热点专题强化复习
1、划分热点专题强化复习。高考政治试题的显著特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回避社会热点。考生要关注热点,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今年高考出现的热点较多,主要有:党的十七大;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北京奥运会发展文化产业;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实现社会公平;“嫦娥”奔月与自主创新;党的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国务院机构改革;解放思想与提高改革开放水平;和平发展与国家统一;构建和谐世界等。
2、紧扣《考纲》梳理知识脉络。对照《考纲》列出的考点回归课本,注意领会《考纲》中关于考核目标和要求。通览全书,整合相关知识,构建知识体系,让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物理
命题人:市教科院教研员 陈继明
命题思想:
以能力立意 稳中求变
试卷体现了物理高考的命题理念,覆盖面广,难度适中,科学规范,一部分试题根据陈题改编。试题注重对物理学科基础知识和重要知识的考查,注重对物理过程的分析、物理模型的建立及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注重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运用能力的考查及对物理实验现象与结果的分析能力的考查。
试卷分析:
注重基础,灵活多变
点评人:洪山高中物理高级教师 叶从希
试卷在注重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考查同时,加强了对物理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的考查,对识图能力、物理过程分析、空间想象力也有较高的要求,突出了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全卷有一定的难度,是一份好的试卷,对后一阶段的复习有较好导向作用。试卷有以下特点:
1、注重基础,灵活多变。
2、电学实验的考查源于课本,但能力要求高于课本。
3、计算题重视能力的考查,题型非常新颖、灵活、难度较大。
复习建议:
注重答题技巧
从每年的高考阅卷情况看,许多考生丢了一些不应该丢的分,很多是因为表达的不规范而导致的,因此对非选择题要规范解题过程。一般而言,规范解答物理试题大致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题目没有明确给出的物理量符号,应有说明,或用“设……为……”的形式表示。
2、用文字和公式写明推导过程中的根据,如“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
3、对于有数值计算的问题,要先用数学表达式推导出正确结果,然后再带入数值进行计算。
4、解答计算题时不要采用连等式或大式子,试图一步得出最后结果。而如果分步解答,即使最后结果错误,按照分步(得分点)给分的评卷原则,也可得到相应的分数。
生物
命题人:市教科院教研员 付 燕
命题思想:
回归教材,突出主干
命题坚持回归教材,突出主干,重点考查核心知识如代谢、调节、遗传与变异、生态等内容,强化对实验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信息解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考查的命题思想。
试卷分析:
强化实验与探究能力
点评人:洪山高中生物高级教师 刘洪平
试题难度和区分度与2007年高考卷相近,与2008年的高考考试说明相吻合。新陈代谢,遗传的基本规律,稳态与调节、生物工程和实验设计等高频考点依然是考查的重点。
试题有如下特点:
1、重视主干知识考查。生物试题的材料均源于教材主干知识。全面考查了无氧呼吸、激素调节、免疫、生态系统稳态,动物细胞工程,光合作用,生物进化和基因的传递规律等基础知识。
2、重视方法和能力的考查。能力考查是核心,实验,推理,分析等科学方法都作为能力考查的范围。本套试题突出考查了因果推断,总结归纳,分析说明,比较对比等理解应用能力以及设计实验方案,预期结果,分析结论等科学探究能力。
3、重视理论联系实验。试题关注科学技术,人体健康,生态和谐等科技热点。如艾滋病,单支柱抗体,剧烈运动等问题。
复习建议:
对问题建模,寻找规律性
1、回归教材:教材中的核心概念,结论性语句等要强化识记。
2、重视高频考点: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稳态与调节遗传与变异,生物工程等高频考点应重点关注。
3、整合各类试题:做过的错题要反思,知识的疑点,极似点要比较,近期的信息,高考卷要整合。
4、重视实验:实验题在高考中出现频率极高,对实验题的每类型应在适量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最好是对每类问题进行建模,寻求其规律性。
地理
命题人:市教科院教研员 余克四 张建秋
命题思路:
引导学生重视核心知识
地理部分的试题按高考模式组题,题型和题量与高考保持一致,难度较2月调考略低并接近高考试题,其目的是尽快帮助学生适应文科综合卷中的地理考试,发现前期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科学地复习备考并高质量地完成2008年高考目标。注重双基的考查,引导教师和学生在全面复习和基础上,重视核心知识和基本方法、基本原理的复习。
试卷分析:
图文并茂显现学科特点
点评人:洪山高中地理高级老师 李晨曦
一、试题突出主干知识及其运用,重视学生思维过程考查。
试题的选材强调学科主干知识和主干知识的应用,有基础性的,如中国农作物分布,中国的河流,等在线和等线判读;有原理性的,如地球运动,大气的运动;还有能力性的,如各类图像判读,空间定位,空间想象等。试卷重视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重视地理知识的灵活运用,注重地理思维过程的考查。这为我们后一段时间复习冲刺提供了思路。
二、试题图文并茂,显现地理学科特点。大气运动试题多以示意图,等值线分布图,气候要素变化曲线图为资料给学生,突显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并且为考查空间概念,地理原理以及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提供了平台。总的来看,重自然地理尤其是地球运动和大气环境的内容,重中国区域地理的考查。
复习建议:
突出主干知识及其应用
1、精讲精练试题,从评讲试卷中整合前后知识,突出主干知识及其应用。
2、注意比较法在地理复习中的应用,特别针对区域分析,灵活应用地理知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科学认识“热点”和“焦点”问题,在实际的地理应用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关注地理材料和地图非语言功能,能甄别有用和无用信息,提高学生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5、不断提高学生地理计算,读图判图能力,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地理术语表述的能力。
历史
命题人: 市教科院教研员 曹松林
命题思想:
把握高考改革脉搏
1. 力图体现2007年高考命题趋势的基本精神。
2.力图引导师生正确看待《考试大纲》的变化。
2008年《考试大纲》的历史部分变化较大,但基本理念没有改变,仍然注重文明史观(特别是社会文明史)、整体史观(特别是把中国放在世界的大背景中去考察)。
试卷分析:
体现了今年高考命题的新趋势
点评人:洪山高中历史组备课组长 赵 筠
历史试卷总体而言有以下几个特点:
1、总体难度适中,特别是选择题,与二月调考相比难度明显降低。
2、强调利用新情景,考查学生的历史探究和知识迁移能力,体现了今年高考命题和2008年课改的新趋势。
3、仍注意对历史常识进行考查,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如选择题的12题与去年高考中的“谥号”题类似,都属于对历史常识的考查。
4、紧密结合热点,突出历史的社会功能。如主观题38题的“民主问题”及40题的“奥运火炬传递问题”,皆是当前热点问题,有利于历史学科社会功能的显现。
复习建议:关注时事热点
1、回归课本,以历史阶段及历史线索为载体,加强对基础史实的理解,记忆。
2、关注课本的小字,黑体字,图片,及平时训练时所遇到的新材料或新图片。将其展现的信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历史知识的迁移和探究能力。
3、关注时事,热点,注意回顾,整理时事热点中所涉及到的历史知识。
化学
命题人:市科学院教研员 蔡玺祥
命题思想:重点考查“双基”
严格按照2008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及参考试题结构设计本次高三年级4月调考化学试题。完全以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尤其是近几年高考常考的知识点为核心设计试题,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学生对高考的适应性训练和复习备考要求的方向性把握。
试题分析: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点评人: 洪山高级中学化学高级教师 徐文化
本次理综试卷化学部分体现了以下特征:
一、紧扣化学主干知识。所考查的知识面较广,对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原理和规律起到了较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二、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化学学科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科学,自始至终贯穿着这一规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应了结构和性质。本次化学试卷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意图。好环境的保护,自来水的消毒和净化。有机物分子材料(联系到奥运吉祥物福娃)等,诠释了化学学科的意义和目的。
三、注重能力的考查。第Ⅱ卷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要求较高,如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方案的评价,重要的无机物,有机物的推断等。对能力高低不同的学生会起到很好的区分作用。
复习建议:
加强细心和规范答题训练
一、始终以主干知识为复习的主线。
二、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三、强调答题规范,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
四、重视知识的迁移和能力培养。
五、加强实验教学。
六、强化规范答题要求。由于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难度不是太大,因此化学学科能力较强的学生优势体现不明显,中间层次的学生上升的空间较大。要想在这样的考试中得高分,细心和规范答题是很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