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新闻 > 校园动态

真诚做人 勤奋进取——周朴华校长在全市机关干部大会上的发言

出处: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9-03-27 11:32:26   您是第0位浏览者

真诚做人   勤奋进取

                                  ——周朴华校长在全市机关干部大会上的发言

 

20036月我受组织委任,来到宜都一中担任校长,主持学校工作。当时正值一中创建省级示范学校的关键时期,压力大,任务重,加上学校长期积累起来的问题较多,矛盾突出,教育教学质量出现下滑的趋势,学校处于最困难的时期。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2006年高考我校317人达到重点大学录取线,其中文科100人,9人进入湖北省前100名。成为湖北省内为数不多的几所高考文理上重点线双双过百的学校之一,程韵薇、李夏露、李晗、刘晶被清华、北大录取。学校一举成为各地追慕的名校,由此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此后连续3年我校每年上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的人数均超过了300大关,每年都有4人被清华、北大录取。2007年更是成为湖北省高考高分学校排名进入前十名的学校,2008年高考宜昌市理科前十名,我校超历史的达到4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在学校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我个人也得到较大的发展,工作经验不断增加,工作能力不断增强。2006年市委组织部先后在我校举行党总支书记、校长公推直选,2008年又举行党委书记公推直选,三次我都能当选,赢得了一中同仁的信任。回忆这段工作经历,我激情满怀,有很多感悟。这里主要谈两点体会:

一、兢兢业业做人

“真诚做人,勤奋进取”是我的座右铭。一个单位要得到快速发展,人心很重要,要赢得最广泛的人心,领导必须真诚做人,真诚待人。一所学校要得到持续发展,精神很重要,要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校长必须积极有为,不断进取。

1、以高尚的人品教育人。作为一中校长我一直秉承一条做人的原则,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教育人,发展人,不妨碍人。一中有3000多名学生,200多名教职工,学校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和服务任务繁重,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来到一中,经过广泛地接触了解,对每位教职工的认识逐步深入,直至了如指掌,我以一颗公正之心、无私之心,知人用人,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特长。我常对自己说,校长的眼睛要向下,不要贪功求大,要因陋就简,细水长流,不求一朝建功,不要让老师有满肚子的苦水。一中集中了全市教育战线的骨干力量,这些人才长期战斗在教育、教学、教研的第一线,我总是以欣赏的眼光发现他们的才能,关心他们的进步和成长,并适时提拔他们。在我担任一中校长期间,先后培养提拔了20多位年轻干部,扶持培育了一批中青年教育教学专家和业务骨干。以正直无私的人品赢得了老师们的信任和尊重,以真诚的关爱,赢得了老师们的感恩和回报,目前有很多优秀教师都能远离诱惑,扎根一中,服务一中,为一中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学校干部我更是从严要求,委以重任,鼓励他们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尽力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并积极帮助他们在事业上获得成功。正是有了这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发展人才的机制,一中才形成了目前这种政治清明,人心稳定,上下精诚团结,干部任劳任怨,教师无私奉献的大好局面。

2、以高雅的人格感染人。我常想,在一中做校长不能没有个性,没有人格魅力。在一中工作了六年,凭什么让老师信服,在知识分子林立的地方,怎样才能赢得他们真诚的心。细细数来,真还不少:首先是自信。我对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学校、自己的教师、自己的学生,从来都充满了自信。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届学生,每任教师,不可能一般齐,难免有差距,甚至波折。但我从来都相信,能够进一中校门的学生都是好学生,能够上一中讲台的老师就不会差,只要经过辛勤的努力,最终的结果自然也不会差。正是因为这种自信,影响了一任又一任年级主任,让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最终创造了辉煌;影响了无数的班主任,让他们对所有的学生不抛弃,不放弃,最终创造了奇迹;影响了无数的学生,让他们咬牙坚持到最后,最终获得了成功。其次是诚信,无论是对市内各部门,还是对市外各兄弟学校,我们从来不干损人利己的事,从不恶意挖别人的生源,从不诋毁兄弟单位。我一再要求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教职员工,办什么事情都要讲德,我们实事求是的宣传自己,我们不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对学生讲诚信,对所有的服务窗口严格监管,成立包括学生干部在内的膳食委员会,对食品定期进行价格检查,切实维护学生的利益;对社会讲诚信,我们收费、招生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严格接受社会监督;对家长讲诚信,我们开办家长学校,免费对家长进行培训,一学期举行两次以上的家长会,及时通报学生的情况,实事求是的评价学生,不乱许愿。这种人格力量正在传达给每一个干部,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诚信已经成为学校最宝贵的财富。第三是坚持,在逆境中的坚韧和在痛苦中的容忍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我到一中任校长以来,并不是说都一帆风顺,也经历过大大小小一些事情,但我从来没有屈服过,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如此。正是凭借这种坚忍不拔的毅力,我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才走到了今天。正因为如此,一中,一中的学生越来越具有抗挫折的能力。第四,是宽容谦逊。我常想:宁愿做一条流动的小溪,也不做使人望而生畏的大洋。在一中的这几年,我坚持四条原则:一是不自以为是,我经常用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告诫自己:“我只知道我的无知。”二是不偏听偏信。我坚信:“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决策之前,充分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能够容许不同的声音。三是不独断专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四是襟怀坦白。工作有得有失,不患得患失,敢于承担责任,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3、以高洁的人缘笼络人。一中校长不能没有人缘,但是一中校长不能要鄙俗的人缘。可以说我们一中正是以诚信和品牌赢得了高洁的人缘。首先我们和市内所有的单位保持着友好的关系,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增加了互信和了解。我们和省内重点高中建立了广泛的联系,经常开展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能够有这种交流,是基于我们一流的高考成绩,是基于我们优质的教师队伍。我们和全国数十所重点大学建立了经常性联系,是他们的优质生源基地,他们在自主招生和录取工作中给予我们很多优惠,这是基于他们对我校教育质量的认可。我们在全国各地成立了20多个校友分会,数以千计的校友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为学校提供了很多帮助,去年我校成功举办了70周年校庆,校友给予了大力支持。能够有这种人缘,是基于学校长期以来,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这种人缘关系,深刻的影响着在校的教师和学生,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家长和教师对学校的信任,从而,吸引了大批优秀教师和优质生源,促进了学校的良性发展。

4、以崇高的目标激励人。目标是方向,目标是动力,在一中,各项工作都实行目标管理,目标评价。学校确立合理可行的中长远和近期目标,然后,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形成一个长远与近期相结合的、全方位的目标体系。这些目标包括:(1)学校发展目标,一般是学校三至五年的发展规划,这个规划不仅仅是省级文明单位国家级示范高中之类条条框框,更包括实现这些目标而细化的具体内容。使教师深切感受到这些目标与自己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与实现学校目标有关。(2)质量目标。每学年学校都制定有高考和学年统考目标,这些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南,除此,还制定有德育、党建、安全、节约、创建等目标,各项工作严格按目标考核,兑现奖惩。(3)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将发展目标渗透到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引导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提高自我更新意识,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如此,形成一种人人有目标、人人有方向的氛围,以目标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5、以强烈的责任鞭策人。身处宜都一中校长的位置,我总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每年高考结束,我忘不了那些苦尽甘来,拿到红彤彤大学录取通知书,奔走相告,举家同欢,全校共庆的动人场面,但我更忘不了,那些没能考出理想成绩,与理想大学失之交臂的学生及其家长的痛苦、失望和无奈。高考是残酷的,近年来尽管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每年高考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总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稍有疏忽,一个字音没有读准,一道题没有订正,可能就会影响一个孩子,甚至一个班的学生一辈子的前途。我经常在老师会上讲,一中校长要有责任感,一中老师要有责任感,我们不能误人子弟。就是凭着这种朴素的感情,凭着这种强烈的责任感,我们无数的老师每天披星戴月,每日呕心沥血,每月无私奉献,每年白发飘飘。

6、以一流的业绩感召人。我在学校工作中明确提出各项工作争一流的口号。要想获得一流的工作业绩,必须打造一流的团队,培养一流的教师队伍。为此,我们以处室、年级组为单位,安排人事,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评价业务,实行处室年级组责任制,捆绑式评价,努力形成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联动机制,以此来强调集体的力量,增强凝聚力。在全校各部门之间开展比学赶帮活动,增强竞争力,强化荣誉感,以此来激励教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有了这样的体制,学校就有生气,就能创造一流的业绩,最近几年,我们高考连获大捷,部门频获大奖,各项工作走在前面,老师们在这样的单位工作,有自豪感,越干信心越足,越走前途越光明,形成一股强大的感召力。

六年一中校长,充满酸甜苦辣,磨砺了我的意志品质,增长了才干,也使我对做人、做事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深深体会到:人品、人格、人缘是做人的三大要素,因为有人品,所以能正己,因为有人格,所以能正人,因为有人缘,所以受拥戴,兢兢业业做人,就能赢得广泛的人心,形成强大的活力。目标、责任、业绩是成就事业的三个要素,因为有目标,所以不盲目,因为有责任,所以不含糊,因为有业绩,所以有凝聚力,就能形成一股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创造事业的辉煌。

 

二、勤勤恳恳事功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我做事的一向原则。我常想,人生在世,转瞬即逝,要证明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来过,必须要做几件实事,要做实事,做成事,离不开勤勉,离不开拼搏。

在一中的这几年,我是在用心做事,人与人之间的能力相差不大,成功与否常在意志方面。古人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所谓“精诚”就是以内心坚定为基础的。做好工作,干好事情,能力水平固然重要,但是,能力和水平的体现,又与是否“用心”紧密联系,凡事处以公心、用以忠心、持以恒心,以高度的责任心,就定能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认真做事只能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把简简单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把平平凡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在一中的这几年,我又是在用勤做事,勤奋是人生之金,是最强的工作态度,是最强的奋斗精神。因此,勤奋出天才,勤奋出成果,勤奋出威望。在一中的这几年,我还是在用真做事。在学校工作中,我们每年提出一个主题:0506年“创一流工作业绩,服务回报宜都人民”;0607年“学先贤、明校史、讲文明、树新风”;0607年“争一流、比贡献、盼奥运、迎校庆”;:0809年“新机遇、新挑战、新思维、新发展”。每年集中力量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做几件实事,先后完成校园网装备、路灯改造、校园绿化、主干道黑化、教学楼空调安装和塑胶运动场建设。每月开展一项主题活动,每月进行一次总结,每学期进行一次督察、整改,每年进行一次考核评比。本着用心、用勤、用真的精神,我在一中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把传承和发展一中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依托。文化是造就人才的重要阵地。一中具有70年的办学历史,有光荣的传统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人才济济,名师辈出。怎样整合利用学校文化,促进学校发展呢?进一中不久,我就明确提出了“文化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和谐发展”的办学方针,大力推行“德育领先、质量为本,制度保障、人本管理、务实求真、艰苦奋斗、从严治校、争创一流”的行政准则。开辟“清江论坛”,组织教师开展校园文化大讨论。利用本地文化资源,特别是杨守敬文化的资源优势来构建真正具有自己特色的校本文化,在校庆68周年纪念大会上,我亲自宣布,把杨守敬先生终身追求的学术人生境界“品高学富”定为我校校训,激励每一个一中人像杨守敬先生那样勤以修身,严以治学,刻苦磨砺,追求卓越,勇创佳绩,报效祖国。我们在校内积极倡导学术研究之风,每年暑期都要组织行政研讨会,德育研讨会,积极创造条件筹办学术年会,力求通过各类学术活动培养和锻炼师资。在学生中,组织开展各种智力竞赛,科技创新活动,特长表演。成立由各类拔尖教师和拔尖学生共同组成的社团,开展高水平的社团活动。

其次,大力加强党建工作,促进组织发展。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完成由党总支到党委的改建。大胆提出以党建促德育,把学生党建作为德育的最高境界的全新理念,创建了“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的党建理论,即以德育为中心,以支部为依托,以课堂和业余党校为阵地,以活动为主线,创造性地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把党支部建立在年级,在学生中竖起一面火红的旗帜。支部书记兼任年级副主任,直接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支部为单位开展学生党建工作。在职党员教师,直接面向学生,每位党员负责联系一名入党申请人,引导学生参加党员组织活动,磨砺他们的意志、品质,帮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近三年来每年我校都有300多人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学校发展了22名学生党员,党员学生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学生中间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第三,大力引进创新机制,促进和谐发展。我们在学校工作中,引入“革故鼎新、推陈出新”的创新机制,激发全校员工的创造潜能,谋求令人振奋的工作效果,在人事任免,考核评价,晋级晋职等方面不断改革,先后推出干部公推直选,教职工竞争上岗,绩效量化评价等系列改革措施,建立起干部直选产生,员工科学配置,岗位双向选择的现代人才任用和管理体制,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学校先后从外地引进了20多名骨干教师,留住了大量优秀人才,全校上下同心协力,精诚团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一批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骨干在这种创新机制下脱颖而出,极大地增强了学校活力。修订完善了30多项制度,印发了《宜都一中教师规范》,这些制度规范体现了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反映了学校的一贯传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通过这些制度规范,把学校主体精神、文化传统带到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引导教师,实现共同的愿景。与此同时每年我们都要组织评选学校十件大事,十大新闻人物,师德标兵,十大杰出青年,十佳三八红旗手,模范教职工家属和优秀教师,我们还在在校内开展了教职工运动会、春节联欢晚会等活动,增强了凝聚力,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发展。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北省示范中学、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强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实验基地、全国关工委先进单位,湖北省五四红旗团委、湖北省食品卫生A级单位、全国普通高考湖北省优秀考点、宜昌市是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宜昌市文明单位等众多荣誉,今年被市文明委推荐参加湖北省文明单位评选。

第四,大力加强学校德育,促进全面发展。我们在校内明确提出抓德育就是抓素质教育,就是抓升学率的口号,要求学生成才先成人,把德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优先考虑。我的体会是管好班主任是校长德育工作的重点,管好年级主任,是校长德育工作的重心。明确要求政教室把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课外活动等方面的操行要点制定成统一的规范,然后统一要求,系统操练,统一评价,形成习惯。建立起公共的道德行为约束机制,便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互相监督,互助提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力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并做到过程结果并重,力求每一次活动都能让学生心灵产生一次震撼。学校德育由此产生巨大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优良校风、班风和学风、考风的形成。

第五,加强对干部的管理,提高战斗力。每年年初,我都要与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在强化管理上做文章。并完善六项规章制度:一是坚持外出报告制度,干部出差,必须严格履行手续;二是坚持“师德师风评议制度”,定期举行学生评教,家长评校活动,把师德师风情况同教师的津贴、绩效考核等个人利益紧密结合,起到警示作用;三是坚持目标评价制度,学校每月召开总结会,对照处室工作目标找差距,促进了学校工作的整体推进;四是坚持定期反馈制度,设置校长信箱,广泛收集民意,要求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解决、落实,对各解决问题的责任人提出解决问题的时限和效果要求,并由校办牵头反馈回访;五是坚持干部培训制度,学校所有干部要求先培训,再上岗;六是坚持责任追究制度,防止不作为和乱作为。变要你做为我要做,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勇创名校品牌。我们明确提出“旗帜鲜明抓质量,理直气壮抓高考”的口号,大力倡导“大容量、快节奏,分层次、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明确要求:教学管理要重细节,课堂教学要重效率,学科训练要重落实,教育科研要重运用,培养学生要重素质。教务室实施对课堂教学的监管,通过每日课堂常规督察落实,采用多种形式帮助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优化“限时训练”,精选训练题,均衡训练量,强化整体意识,提高综合效益。课题研究围绕教学和考试研究进行,教育科研的成果直接用于教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节、科技论文竞赛、实验操作竞赛,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素质。经过近年的努力,我校学科优势逐步彰显,办学效率不断提高。在宜昌市教研中心举行的高考质量评估中,2006年文科学科全部进入宜昌市前四名,其中文科综合、文科数学双双获得宜昌市第一名;2007年宜都市高考成绩综合排名高居全宜昌市第一名,全方位跃居宜昌市前列,其中文科综合继续保持宜昌市第一名,理科综合、文科数学夺得宜昌市第二名,文科语文、理科数学夺得宜昌市第三名。2007年第8期《湖北教育》发布的时政新闻中,我校荣登湖北省高考高分学校排行第8,宜都一中文科一举成为省内知名的品牌。2008年高考理科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我校已经形成文理兼优,高分集中,学科优势明显,教师队伍精良,高考成绩稳定等鲜明特点,隆重推出自己的名校品牌。200811月我校又提出了“学习衡水中学经验,促进宜都一中发展”的行动口号,确定2009年为“创新提高年”,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拼搏、努力,创造宜都一中的高考神话。宜都一中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 相关新闻
banner
  1.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 | 网站声明 | 隐私声明 | 网站管理登录 | 旧版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