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10-18 16:29:15 您是第0位浏览者
宜都市第一中学禁烟工作实施方案
各室、各年级组:
为了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和卫生部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控烟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共建无烟卫生学校,争创省级文明单位。积极宣传吸烟的危害性,让全校师生认识到吸烟与被动吸烟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大力开展控烟、禁烟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广大师生禁烟的自觉性,促进学校文明建设,优化校园人文环境,进一步提升宜都一中形象。
二、禁烟工作的意义和要求
1.禁烟工作的意义。烟草烟雾中有4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40多种物质具有致癌性,且烟草中的尼古丁具有极强的成瘾性,一旦吸烟成瘾,很难摆脱。目前,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遭受被动吸烟危害的人数高达5.4亿,其中15岁以下儿童有1.8亿,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吸烟导致的疾病。“吸烟有害健康”已为人们所共识,禁烟工作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有利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创建和谐健康的精神家园。因此,学校决定在校园内开展禁烟活动。学校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会议室、办公室、学生宿舍、餐厅等公共场所严禁吸烟,不得向来客敬烟。
2.禁烟工作要求。学校进一步加强对禁烟工作的组织领导,将禁烟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计划,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工作目标,将责任落实到人,把创建无烟学校与建设文明校园、优化育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常抓不懈。学校领导、老师要带头不吸烟,不向来客敬烟。积极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科学知识,严禁学生吸烟,并在全校形成学生规劝家长、老师戒烟的良好氛围,把禁烟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轨道。
三、成立禁烟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周朴华
副组长:徐振祥 何阳平 杨 宁 陈 云 吴发平
成 员:杨邦俊 程仁新程光新 蔡 琼 艾 进 陈先凤 黄学军 邓 斌 汪文平 吴 超 肖 源 肖春霞 姚明华 程仁华 骆志雄 陶 英 王 芹 戴小莉 邹庆禹 李 雪 杨 勇 牟 超
领导小组下设两个工作小组:
教职工禁烟工作小组。
组 长:陈 云
副组长:吴发平 陈先凤
成 员:各室主任、工会组长、
学生禁烟工作小组,
组 长:何阳平
副组长:蔡 琼 程仁华 杨 勇
成 员: 年级主任和班主任
各室、各年级紧密配合,积极开展禁烟工作,定期召开工作小组会议,检查禁烟活动落实情况,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对严重违反禁烟规定的,由禁烟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处罚。
四、禁烟工作的教育宣传。禁烟工作的宣传由工会、政教室、团委、校医务室具体负责,由政教室负责牵头。
1.加强宣传,创造良好的禁烟氛围。提高全校师生对吸烟危害性的认识,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利用班团会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守则”“规范”, 向学生讲明烟草危害性、不尝试吸烟、劝阻他人吸烟、拒绝吸二手烟等禁烟行为。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禁烟的认识,人人参与禁烟活动,自觉抵制烟害,创造良好的禁烟氛围。
2.在学校醒目位置设立禁烟标志,办健康教育专栏,利用黑板报、校园网络、校园广播宣传禁烟法规,介绍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对社会的不良影响。
3.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禁烟网络,学校要在净化学校环境的同时,将禁烟活动逐步延伸到家庭、社会。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吸烟的危害,要求家长做好学生的榜样,及早戒烟,教育学生不吸烟。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学校学校禁烟,共同为学生创造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积极创建无烟学校
1.校园内(包括建筑物内,操场等室外区域)无人吸烟,校园内无烟蒂、公共场合无吸烟者。
2.校园内重点区域,如大门、教学楼、、实验室、会议室、教师办公室、图书阅览室、教职工和学生食堂、楼道、卫生间等有醒目的禁烟标识。
3.校园内不设置吸烟点,不摆放烟具。
4.校园内禁止出售烟草制品。
六、吸烟处罚措施
1.学生吸烟,由班主任严肃批评教育,按《宜都一中学生违纪处理办法》的规定从重处理。
2.有吸烟行为的学生,所在班级不能评为优秀班集体。
3.有吸烟行为的学生,由家长领回戒烟,且不能评为三好学生,不能享受各种经济资助。
4.在校园公开场合吸烟的教职工,由所在部门、年级、教研组负责劝诫。情况严重者,在全校通报,所在部门、年级组教研组不能评优。
6.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年级主任负责本年级学生的禁烟工作,年级支部书记、副主任负责本年级教师的禁烟工作,各室、年级主任负责本室组的禁烟工作。
七、监督检查
1.校级督查、值周领导和年级主任负责教学楼、综合楼、实验楼、餐厅等公共场合的检查;校办室重点检查办公楼;总务室负责超市、公司等场合的检查,政教室、保卫科负责校园环境和学生公寓区的检查,并对抽烟学生进行处理。。
2.学校党委、工会加强对禁烟工作的监督检查。
3.检查以日常督查、随机抽查的形式进行,对不遵守禁烟规定的办公室及相关人员提出劝阻,并认真作好记录。
宜都市第一中学
二○一一年十月十日